2018年12月17日,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白建忠老师在12号楼五层会议室作了题为“孔子为何‘罕言仁’”的学术报告,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及其他专业的部分研究生听取了此次报告。
白建忠老师从观点辨析、孔子“仁”的思想的提出、《论语》的成书过程等三方面论证了孔子为何“罕言仁”。首先,白建忠老师归纳了自汉迄今人们对“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四种代表性的解释,然后逐一进行辨析;接着,白老师通过统计《论语》中“仁”出现的次数和大致的时间范围,认为孔子从中年才开始逐渐地谈起“仁”来;最后,从成书过程来看,《论语》并非一时一人所为,而是经历了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应该是孔子的早期学生记录孔子中年之前的思想状况,后来在《论语》成书中,这句话被编者“直取其所记而载之耳”。
期间,白建忠老师还鼓励学生们大量读书,保证有充分的知识积淀,在读书的同时还要学会发现问题并着力解决问题。讲座最后,白老师与学生们就本场报告以及古代文学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耐心解答,讲座在和谐的气氛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