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精品课程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质量工程

课程思政微课比赛教学设计

 

参赛教师

高建文

联系电话

15135390840

学院

文学院

专业

中国古代文学

课程名称

中国古代文学

作品名称

尊老与孟子的仁政思想——以《齐桓晋文之事》末段为例

微课思政元素

提倡人伦价值,培养尊老敬老意识

微课作品时长

14分钟

使用教材

马工程版《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作者申明

我(们)在此申明所报送作品是我(们)原创构思并制作,不涉及他人的著作权。              

作者签名:

1.教学目标:

通过对《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篇末段的讲解,结合对孟子“仁政”主张中关于经济、民生方面内容的介绍,着重分析孟子养老制度的构想,考察这一构想的制度、文化渊源和现实背景,进而对我国自三代以来养老、敬老的优良传统。通过此次教学,引导学生树立尊老敬老的意识、认识到孝德的伦理价值,并在现实学习生活中通过实际行动来践行。

2.教学切入点: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篇末段本系讲述“制民之产”的主张,但全段所强调的更多是如何保障“五十者”“七十者”等“老者”的生活质量,对于统治者最多使用的青壮年民力则并未特殊强调。为什么?

3.教学实施步骤(含时间分配):

(1)自我介绍及《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篇末段内容介绍。(2分钟)

(2)《孟子》“制民之产”的政教主张简介(1分钟)

(3)问题的提出,以及《孟子》此主张的内在逻辑依据和目的(3分钟)

(4)《孟子》主张的文化制度背景——三代敬老思想和养老制度简介(2分钟)

(5)三代有此敬老思想和养老制度的原因(2分钟)

(6)《孟子》对三代敬老思想和养老制度的传承与提升(2分钟)

(7)《孟子》及三代敬老、孝德文化传统的启示(1分钟)

4.教学活动设计:

(1)自我介绍

(2)引入: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末段原文: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制民之产”的重要政教主张,旨在说明:

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梁惠王上》)

——唯有如此,才能凝聚民力,为统治者所用。

问题的提出:全段所强调的更多是如何保障“五十者”“七十者”等“老者”的生活质量,对于统治者最多使用的青壮年民力则并未特殊强调。为什么?

(3)《孟子》此主张的内在逻辑依据和目的

首先,这是孟子一贯的政教主张。对此,孟子有自己的相关理论:

孟子曰:……(伯夷、太公)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而归之:是天下之父归之也;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诸侯有行文王之政者,七年之内,必为政于天下矣。(《离娄上》)

其次,按当时的养老礼制,老者因为身体衰弱,需要更高的物质条件保障:

五十异粻,六十宿肉(宿肉在帐下,便于取食),七十贰膳(食有储备,不使缺)……;六十岁制(棺),七十时制(衣之难得者),八十月制(衣之易得者……;)五十始衰,六十非肉不饱,七十非帛不暖。(《礼记·王制》)

因此,养老之礼的顺利践行,也就意味物质生活水平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

(4)《孟子》主张的文化制度背景——三代敬老思想和养老制度及其原因

孝道、敬老并非孟子或儒家首创,这是三代文化、尤其是以宗法制为基础的周代礼乐文明的一贯主张:

1.商:《尚书·盘庚》汝无侮老成人,无弱孤有幼。

2.春秋:葵丘会盟誓命辞中有“为所欲为不孝”“敬老兹(慈)幼”。

3.战国:《礼记》的《曲礼》《王制》等篇对“养老之礼”也有详细记载。

究其原因:

1.老人是弱势群体;

2.孝德是周“德”的重要内容:

《尚书·康诰》元恶大憝,矧惟不孝不友。

3.老人多贤德而经验丰富,所以典籍中常将“尊老”与“敬贤”并论,也有“老成人”“耆艾”等说法:

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诗经·荡》)

(5)《孟子》对三代敬老思想和养老制度的传承与提升

孟子将“养老”提升为仁政思想的重要举措:

《孟子·尽心上》:所谓西伯善养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五十非帛不暖,七十非肉不饱,谓之冻馁。文王之民,无冻馁之老者,此之谓也。

(6)启示:

崇孝、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既是一种家庭美德,又是一种道德义务。作为一名大学生,更应该在理解道理的基础上,努力去践行它。这就需要:

1.努力学习,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使父母老有所养;

2.推及社会,及人之老,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5.教学总结:

 

 

 

 

 

关闭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太榆路339号   邮编:030031

Copyright©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