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精品课程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质量工程

课程思政微课比赛教学设计

参赛教师

鲁立智

联系电话

13643577090

学院

文学院

专业

古代文学

课程名称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作品名称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微课思政元素

积极面对人生,提高人生境界。

微课作品时长

16分钟

使用教材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

作者申明

我(们)在此申明所报送作品是我(们)原创构思并制作,不涉及他人的著作权。              

作者签名:

作品简介(创作说明)。建议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切入点、教学实施步骤(含时间分配)、教学活动设计和教学总结等内容。重点写出思政育人目标及微课融入的思政元素。注意文字简洁,思路清晰,字数为1500字左右。

 

教学目标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名篇,是其在密州做官时所做。当时他与当权者有极大的分歧,自求外放。又与弟弟苏辙七年多未能见面。在这一年的中秋节,他写下了这一名篇。透过对本作品的学习,向学生们展示一个无论在什么境遇中都能够随遇而安,随时随地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的苏轼形象。力求深入浅出的讲解,并提炼出具体的,可把握的方法。

教学切入点

词前小序是理解本词的关键所在。从“丙辰中秋”一句,我们能够了解到本次创作的具体背景。“欢饮达旦”一句,交代了苏轼此时此刻的情绪。“兼怀子由”一句,点明了苏轼对弟弟苏辙的思念。“欢”和“怀”二字,是理解本词的切入点,同时也是作者谋篇布局的理路。

教学实施步骤

本次教学主要有三个阶段,一,介绍创作背景。这是对小序的说明,用时大概三分钟。二,对作品的上片进行说明。这要围绕着“欢”字进行说明,用时大概六分钟。三,对作品的下片进行说明。这要围绕着“怀”字进行说明,用时大概六分钟。

教学活动设计

首先,介绍本词的创作背景。要着重指明苏轼在创作本词时,并不是一个人孤零零的喝酒,而是与好朋友们一起畅饮。在当晚,他不但写下了这首词,同时还写下了另外两首诗。这一背景不仅是“欢”的物质基础,同时也说明了苏轼在困苦的境遇中一如既往的乐观态度。另外还要指出,“欢”与“怀”是作者谋篇布局的理路。

其次,对作品的上片进行解读。上片开篇两个问句,问而不答。他的目的何在?这是要向学生们解释的。他为什么要强调“高处不胜寒”?要与“欢”字结合着看,而不是一厢情愿的将之归结为政治,人生,如此才能把握作者真正的意图。

再次,对作品的下片进行解读。“照无眠”的“无眠”指的是谁或者哪些人?必须要清楚这个问题,因为它关系到对下一句中省略的主语的认定。“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的主语是月亮还是人?一般的理解是月亮,若如此理解,则整个下片都难以指向怀字,序言中的“兼怀子由”也就落空了。如何才能深入浅出的解读“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若不能够解读好这一句,则不可能把握好苏轼的人生境界。所以这里要做一些深入浅出的说明。最后要点明苏轼对子由的怀念不是单纯的说一说,而是为子由指出了一条令人生旷达的方法。

教学总结

本篇作品的成功完全建立在作者旷达的人生态度上。所以讲授的重点就在于如何能够将旷达具象化,方法化。不仅仅要让学生了解到苏轼的旷达,更应该让学生学习到苏轼的旷达。在这一点上,本次教学基本达到了这一目标。但在具体问题的分析上,还是有一点被忽略了。即没能更加明确的指出欢与怀是作者谋篇布局的基本思路。

 

 

 

 

 

 

 

 

 

 

 

 

本表将作为后期评选的重要依据

 

 

上一篇: 没有了!

关闭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太榆路339号   邮编:030031

Copyright©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