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热点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新闻 > 正文

文学院研究生会举办第三届读书交流会

【 2020年11月27日 20:24 】

对于曾经绘就文明华彩篇章、致力于创造文化新辉煌的中华民族而言,文化自信源于“古”而成于“今”,文化自信既指向历史也指向现实。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广大青年要自觉加强学习,不断增强本领”。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11月26日下午,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会在12512会议室开展了以“书香润心灵,交流促成长”为主题的第三届读书交流会。文学院18级语言学胡超琴同学和殷齐丰同学,19级民俗学武振宇同学和张震同学为大家分享了他们的田野调查实践经验,全体语言学专业,民俗学专业同学参加了此次交流会。

这次交流会上四位同学分别以“学者与田野:我们究竟向田野‘索取’什么”“以生活为田野”“田野调查经验交流会”为主题,向同学们深入浅出的分享了他们在田野调查中收获的宝贵经验,并向大家推荐了《汉语方言学教程》《汉语方言调查》《音韵学调查》《山西岚县方言》等辅助书目。

其中,武振宇同学通过驻庙的真实经历,分享了他对古戏台、崔府君地方文化复兴调查研究成果,向同学们讲述方言差异对文化差异的影响及其对婚俗丧俗、传承与搬迁的影响,提出应带着问题进入田野。张震同学提出,在诸多表达方式中自我民族志学者推崇个人叙事的特点,并以董海军《成长的驱动与机会:底层苦难经历的自我民族志》为例,以其寒门生活底层劳作的成长效能(内因)、环境文化熏陶与结构机会(外因)的写作结构加以分析,引出对自我民族志叙事的真实性的探讨。胡超琴同学为大家讲述了其田野调查的自身经历,提出应以“到田野中去”为一切调查之主线,向田野索取其原汁原味的方言。殷齐丰同学从自身调查经验出发,建议同学们在田野调查期间,注意将简体字附在繁体字旁边,事先熟悉好准备的材料,以便调查过程畅通无阻。

在交流期间,武振宇同学启发同学们田野调查不能只依靠日益先进的设备,还需要有丰富经验与国学功底,鼓舞学生们告别文本走向田野,进村找庙、找人、找资料。张震同学提出田野就是生活,生活就是田野,应多阅读民族志学者的文章,通过借鉴其研究角色、研究内容与研究手段的经验丰富自己的研究成果。胡超琴同学启发大家在调查过程中多思考调查方法与询问方法,以理论与专业知识为基础,以秉承真实性为宗旨,当材料忠实的描述者、记录者与分析者。

此次读书交流会为同学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读书观念,鼓励同学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培养严谨专业的学术意识,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大家十分期待以后通过读书会进行更多的学术交流,读书交流会在和谐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关闭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太榆路339号   邮编:030031

Copyright©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