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热点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新闻 > 正文

文学院举办第三十四期“红烛讲堂”——鲁迅研究的现状与未来——于无声处听惊雷,笔耕不辍续薪火

【 2024年09月25日 23:04 】

为促进学术交流、开拓学术视野,9月19日下午,文学院特邀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郜元宝,山东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东岳论丛》文学编辑曹振华,北京鲁迅博物馆副馆长、《鲁迅研究月刊》主编姜易新,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符杰祥在文学院会议室作了主题为“鲁迅研究的现状与未来——于无声处听惊雷,笔耕不辍续薪火”的学术讲座。文学院现当代文学教研组教师参与讲座,讲座由文学院院长栗永清主持。

郜元宝老师从自身的研究出发,表明鲁迅文化研究的现状是聚集了百年的方向才促成当代这种多元化研究格局。以往的学界多以鲁迅的文本作为研究对象,但如今的学界研究则百花齐放,且多以历史研究为主,呈现多元化、主流化的面貌,并且形成了一个跨文化、跨语言的趋势。除此外,郜老师还指出鲁迅与中国现代以来形成的斗争精神息息相关,如今的鲁迅研究要结合时代之问,做出一些新的突破。

21EF5

姜异新老师作为北京鲁迅博物馆副馆长,表明博物馆的工作虽然能够更加密切地接触与鲁迅相关的资料,但更重要的是要做好为学者、读者服务的工作。而以编辑的视角来看,近年来学术界对鲁迅的研究颇有兴趣,鲁迅及其作品作为研究对象就像是一座宝藏,博大精深,是百科全书式的人物。鲁迅生活在近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他的一生是在近现代的转折中度过的,但在鲁迅的生平研究方面仍有空白点,支撑材料及精准阐释较少。姜老师从自身的职业身份出发,展现了自身对于鲁迅的个人思考,同时指出对于鲁迅研究的方法论也需要转型,追随时代的步伐,以填补空缺。

符杰祥老师以《我们为什么读经典》为基点,指出经典和现实相连的情境——例如“孔乙己”的问题、文化自信的问题等等,总会使我们“不自觉地回到鲁迅的作品”,因而展示出文学经典永恒的魅力。鲁迅作为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进行着自我生命力的更迭,为我们提供某种思考的角度与对当代文学的延伸。因此,鲁迅研究在当代文学研究中依然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和研究价值。

曹振华老师从自己阅读鲁迅、走入鲁迅研究的经历出发,通过对自身经历的生动描述,让同学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鲁迅作品的真诚而富有感染力的魅力。从文本解读方面,曹振华老师以鲁迅的作品《弟兄》为例,探讨鲁迅创作中所展现的“自身映射”问题,并将这一问题泛化,展示了鲁迅作品中表层与潜层的表现手法和研究角度。

四位老师对鲁迅研究现状与未来深入浅出的思考与讲解,饱含着对鲁迅学术研究深沉的热情和深刻的理解。最后,教师同学们踊跃提问、展开探讨。栗永清院长进行总结陈词,鼓励同学们了解鲁迅、深入鲁迅,跟随在座的专家学者努力掌握鲁迅研究的前沿与热点、现状及未来。

撰稿人:文学院

一审:王永青

二审:樊琳琳

三审:钱成


关闭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太榆路339号   邮编:030031

Copyright©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