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共有教师9人,其中高级职称占70%,博士占85%。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0余项,出版专著10余部,在《文学评论》、《文艺理论与批评》、《文艺研究》《学术月刊》等刊物发 表论文50余篇,参与编写《美学》,《西方美学范畴史》等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该专业开设设文艺美学,文艺理论与批评和文艺民俗学,文艺学、美学学科史等研究方向。其中以文艺美学、文艺理论与批评和文艺民俗学研究为特色和优势。
本专业的研究特色主要有:一、本学科以探索文学和审美活动的基本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致力于探究和总结文学艺术的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理论成果。二、本学科以普遍性的理论视野,结合民俗学方法,对山西特有地方民俗文化挖掘和探究,揭示其中的审美意蕴和文化内涵,为地方文化建设提供有益建议。曾主持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山西汾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的价值研究”。三、重视对国内理论研究中的薄弱环节进行补足,建设自身研究专长,如对西方美学史中的“18世纪英国美学”的研究,我们搜集原始资料,并运用文化研究的方法进行梳理和阐释;还有对近现代中国文学学科的生成和发展的研究,为中国文学学科建设提供了材料和方法上的支撑。
本专业的研究优势主要有:一、本学科于2003年被评为“文艺学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因而具有较高的发展平台。二、以师范高校的教育模式为依托,与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优势互补,关注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探索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取得了突出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