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方案

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7年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时代精神和创新意识,掌握编辑出版学基本理论和现代编辑出版技能,能够在报社、期刊社、广播电视台、网站等媒体及出版社、政府机关、文化宣传、教育科研等单位从事编辑出版工作的专业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较牢固地掌握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基础理论,熟悉国家文化、教育、出版等方面的方针、政策、法规,掌握调查研究、文献检索等基本技能,具备策划、采写、编辑、出版等方面能力和现代化编辑出版技术的运用能力,并能就编辑出版领域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

2.具有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素养,了解并掌握青少年读物编辑出版规律、方法。

3.具有较为宽广的语言文化知识,具备能规范使用汉语并运用一门外语有效表达和交流思想的能力。

4.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具有健康意识、健康的体魄和稳定的心理素质。

三、学制与修业年限

标准学制4年,修业年限4~6年。

四、最低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

最低毕业学分:130

授予学位: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例规定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五、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分配表

课程类别

学时数

占总学时%

学分数

占总学分%

通识

教育

课程

通修课程

762

37.69

45

34.35

通选课程

138

6.82

8

6.1

专业

教育

课程

专修课程

680

33.63

40

30.53

专选课程

306

15.13

18

13.74

毕业实习



8

6.1

毕业论文



4

3.1

任意选修课程

136

6.73

8

6.1

合    计

2022

100

131

100

本专业大学外语分AB两级,此表按A级(188学时12学分)学时学分统计,B级为256学时16学分。

六、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计划

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计划表

通识教育课程(900-968学时,53-57学分)




周学时及学分安排(周学时数/学分数)

总课时分配

是否辅修或
双学位课程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学期

学期

学期

学期

学期

学期

学期

学期

辅修

双学位






190000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考查

3/2








30

2

10

30






190000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考查


3/2.5







42

2.5

14

42






19000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考试




3/2.5





42

2.5

14

42






190000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考查





6/5




84

5

14

84






1900005

形势与政策

考查

每学期12学时,共5学期




60

2

6×5

60






1900006

思政课实践教学

考查

1-6学期完成                                                                                                                                                                      



54

2





54



8000007

健康与体育

考查

2/1.5

2/1.5

2/1.5

2/1.5





128

6

13×1
17×3

128






1400008

大学外语

考试

1—4学期,共4学期,学时及学分根据分级教学方案确

188-256

12-16

13×1
17×3

188-256






5100009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

考试

4/4








68

4

17

34

34





9300010

国防教育

考查

2周









1

2







9300011

安全教育

考查

每学期4学时,共8学期

32

2

2×8




32



9300012

创业教育

考查


2/2







34

2





34



9300013

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

考查

1-8学期完成  


2








通选课

1300015

三晋文化类课程

考查

1—5学期,共3门




102

6

17×3

102











9300016

自然科学类课程

考查






9300018

公共艺术

考查

1—5学期,共1门




36

2

12

36






(二)专业教育课程(986学时,70学分)

 

周学时及学分安排(周学时数/学分数)

总课时分配

是否辅修或
双学位课程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学期

学期

学期

学期

学期

学期

学期

学期

辅修

双学位

专业必修课

专业基础课

1188001

现代汉语

考试

3/2

2/2







68

4

11×1
17×1

51



17

1188002

中国古代文学

考试

3/2

2/2







68

4

11×1
17×1

68






1188003

中国现当代文学

考试

3/2

2/2







68

4

11×1
17×1

68






1188004

古代汉语

考试

3/2

2/2







68

4

11×1
17×1

68






1102001

传播学概论

考试



3/3






51

3

17

40


8

3





1102002

编辑学原理

考试



3/3






51

3

17

36


8

7

1102003

中国编辑出版史

考试



3/3






51

3

17

45



6

1102004

出版学基础

考试




2/2





34

2

17

27



7

1102005

图书学

考试




2/2





34

2

17

23


6

5

1102006

期刊设计与制作

考试




2/2





34

2

17

20


8

6


1102007

数字出版

考试





3/3




51

3

17

27


18

6

1102008

出版法律基础

考试





2/2




34

2

17

17


11

6

1102009

报纸编辑学

考试





2/2




34

2

17

20


8

6


1102010

出版物市场营销与管理

考试






2/2



34

2

17

20


10

4


周学时及学分安排(周学时数/学分数)

总课时分配

是否辅修或
双学位课程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学期

学期

学期

学期

学期

学期

学期

学期

辅修

双学位





1102011

新闻采访与写作

考查



2/2






34

2

17

16


16

2



1102012

数字出版设计与制作

考查



2/2






34

2

17

20


10

4



1102013

影视脚本写作

考查



2/2






34

2

17

20


10

4



1102014

新闻摄影

考查



2/2






34

2

17

16


16

3



1102015

出版选题策划

考查




2/2





34

2

17

20


10

4



1102016

世界出版产业

考查




2/2





34

2

17

16


14

4



1102017

出版信息检索

考查




2/2





34

2

17

20


14




1102018

数字版权

考查




2/2





34

2

17

30



4



1102019

网页设计制作

考查




2/2





34

2

17

30



4



1102020

文化信息产业

考查




2/2





34

2

17

14


16

4



1102021

校对学基础

考查





2/2




34

2

17

24


6

4



1102022

多媒体技术应用

考查





2/2




34

2

17

14


15

4



1102023

广告学

考查





2/2




34

2

17

20


10

4



1102024

多媒体书刊制作

考查






2/2



34

2

17

30



4



1102025

网络新闻编辑学

考查






2/2



34

2

17

20


4

10



周学时及学分安排(周学时数/学分数)

总课时分配

是否辅修或
双学位课程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学期

学期

学期

学期

学期

学期

学期

学期

辅修

双学位





1102026

广播电视编辑

考查






2/2



34

2

17

20


10

4



1102027

中国文化通论

考查






2/2



34

2

17

30



4



1102028

中国历史讲座

考查






2/2



34

2

17

30



4



1102029

编辑出版前沿

考查






2/2



34

2

17

28



6



1102030

传媒新技术与应用

考查






2/2



34

2

17

10


10

14



1102031

编辑业务与实践

考查






2/2



34

2

17

20


10

4



1102032

编辑应聘与面试

考查







2/2


34

2

17

10


5

19



毕业实习

1102033

毕业实习

考查









8

8







毕业论文

1102034

毕业论文

考查









4

17







(三)任意选修课程(136学时,8学分)


周学时及学分安排(周学时数/学分数)

总课时分配

是否辅修或
双学位课程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学期

学期

学期

学期

学期

学期

学期

学期

辅修

双学位




1188013

《诗经》研究

考查


2/2







34

2

17

34






1188014

《楚辞》研究

考查


2/2







34

2

17

34






1188015

先秦两汉散文专题研究

考查


2/2







34

2

17

34






1188016

汉语语音研究

考查



2/2






34

2

17

34






1188017

汉语词汇研究

考查



2/2






34

2

17

34






1188018

汉语方言学

考查



2/2






34

2

17

34






1188019

语言与文化专题

考查



2/2






34

2

17

34






1188020

乐府研究

考查



2/2






34

2

17

34






1188021

唐诗研究

考查



2/2






34

2

17

34






1188022

唐宋词研究

考查



2/2






34

2

17

34






1188023

李白研究

考查



2/2






34

2

17

34






1188024

杜甫研究

考查



2/2






34

2

17

34






1188025

鲁迅研究

考查



2/2






34

2

17

34







周学时及学分安排(周学时数/学分数)

总课时分配

是否辅修或
双学位课程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学期

学期

学期

学期

学期

学期

学期

学期

辅修

双学位





1188026

茅盾研究

考查



2/2






34

2

17

34







1188027

影视文学

考查



2/2






34

2

17

34







1188028

民俗学

考查



2/2






34

2

17

34







1188029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考查



2/2






34

2

17

34







1188030

山西文艺研究

考查



2/2






34

2

17

34







1188031

山西民俗文化

考查



2/2






34

2

17

34







1188032

山西民间文学

考查



2/2






34

2

17

34







1188033

山西民间工艺与民俗

考查



2/2






34

2

17

34







1188034

鲁迅小说研究

考查



2/2






34

2

17

34







1188035

中国文献学

考查




2/2





34

2

17

34







1188036

汉语语法研究

考查




2/2





34

2

17

34







1188037

汉字文化与字理教学

考查




2/2





34

2

17

34







1188038

古代文论精读

考查




2/2





34

2

17

34







1188039

《文心雕龙》研究

考查




2/2





34

2

17

34








1188040

新诗专题研究

考查




2/2





34

2

17

34








1188041

中国现代乡愁小说研究

考查




2/2





34

2

17

34






周学时及学分安排(周学时数/学分数)

总课时分配

是否辅修或
双学位课程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学期

学期

学期

学期

学期

学期

学期

学期

辅修

双学位





1188042

西方小说专题研究

考查




2/2





34

2

17

34







1188043

外国诗歌专题研究

考查




2/2





34

2

17

34







1188046

新闻写作学

考查




2/2





34

2

17

34







1188049

汉语修辞学

考查




2/2





34

2

17

34







1188050

书法

考查




2/2





34

2

17

17



17




1188051

域外汉文学经典作品导读

考查




2/2





34

2

17

34







1188052

《说文解字》研究

考查




2/2





34

2

17

34







1188053

方言音韵

考查




2/2





34

2

17

34







1188054

训诂学

考查




2/2





34

2

17

34







1188055

社会语言学

考查





2/2




34

2

17

17



17




1188056

语用学

考查





2/2




34

2

17

34







1188058

逻辑学

考查





2/2




34

2

17

34







1188059

文字学

考查





2/2




34

2

17

34







1188060

音韵学

考查





2/2




34

2

17

34









周学时及学分安排(周学时数/学分数)

总课时分配

是否辅修或
双学位课程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学期

学期

学期

学期

学期

学期

学期

学期

辅修

双学位





1188061

中国古代小说专题研究

考查





2/2




34

2

17

34







1188062

中国古代戏曲专题研究

考查





2/2




34

2

17

34







1188064

《金瓶梅》研究

考查





2/2




34

2

17

34







1188065

中国古代辞赋专题研究

考查





2/2




34

2

17

34







1188066

《红楼梦》研究

考查





2/2




34

2

17

34







1188067

《水浒传》研究

考查





2/2




34

2

17

34







1188068

文学批评

考查





2/2




34

2

17

34







1188069

现当代作家研究

考查





2/2




34

2

17

34







1188070

20世纪西方文学

考查





2/2




34

2

17

34







1188071

东方文学

考查





2/2




34

2

17

34







1188072

二十世纪文本观

考查





2/2




34

2

17

34







1188073

山西古代作家研究

考查





2/2




34

2

17

34







1188074

《左传》导读

考查





2/2




34

2

17

34






周学时及学分安排(周学时数/学分数)

总课时分配

是否辅修或
双学位课程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学期

学期

学期

学期

学期

学期

学期

学期

辅修

双学位




1188075

西方语言学经典导读

考查






2/2



34

2

17

34






1188076

语言调查及方法

考查






2/2



34

2

17

17



17



1188077

《三国演义》研究

考查






2/2



34

2

17

34






1188079

比较文学概论

考查






2/2



34

2

17

34






1188080

戏曲美学专题

考查





2/2




34

2

17

34






1188081

诺贝尔文学奖小说导读与鉴赏

考查







2/2


34

2

17

34






1188082

语言类型学

考查







2/2


34

2

17

34






1188083

《西游记》研究

考查







2/2


34

2

17

34






1188084

中国现当代长篇小说研究

考查







2/2


34

2

17

34






1188085

西方文化概论

考查







2/2


34

2

17

34






1188086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

考查







2/2


34

2

17

34






1188087

山西方言与文化

考查







2/2


34

2

17

34






七、专业主干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1102002   课程名称:编辑学原理    课时:51学时

课程内容:本课程为专业基础理论课程,阐述编辑及编辑学基本理论,规律及内涵,主要内容有:编辑生态环境,编辑主体、编辑客体、编辑受体、编辑策划、选题、组稿、审稿、修改加工、发排、校对等。

参考书目:

1.张才明、杨文华著,《现代编辑学概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

2.王振铎、赵运通著,《编辑学原理论》,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年。

3.靳青万著,《编辑学基本原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4.全国出版专业资格证考试办公室编,《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崇文书局,2005年。

5.吴平,《编辑学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

6.邵益文周蔚华,《普通编辑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年。

7.姬建敏,《中国编辑学研究60年(1949~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

 

课程编号:1102003    课程名称:中国编辑出版史    学时:51

教学内容:“中国编辑出版史”主要讲授自先秦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编辑出版发展概况,包括编辑出版的萌芽、编辑出版的草创、秦汉时期的编辑出版、魏晋南北朝的编辑出版、隋唐五代的图书编辑出版、宋、辽、金、元的编辑出版、明及清前期的编辑出版、清后期的编辑出版、中华民国的编辑出版等。

参考书目:

1.肖东发,《中国编辑出版史》,辽海出版社,2002年。

2.黄镇伟,《中国编辑出版史》,苏州大学出版社,2014年。

3. 李想,《中国文化史纲要》,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4. 焦润明,《中国近代文化史》,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

5. 张天定、郭奇,《编辑出版学》,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6. 来新夏,《中国近代图书事业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

7. 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8. 许行明,《电视节目编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6年。

 

课程编号:1102004    课程名称:出版学基础    考试:34

课程内容:本课程为专业基础理论课程,阐述出版及出版学基本原理、规律及相关内容,主要内容有:出版与出版工作、出版工作性质及作用、出版物、出版方针、出版系统、出版物印刷、出版物营销与发行等。

参考书目:

1.师曾志,《现代出版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2.张志强,《现代出版学》,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

3.余敏,《出版学》中国书籍出版社,2002年。

4.全国出版专业资格证考试办公室编,《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崇文书局,2005年。

5.罗紫初,《出版学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年。

6.易图强,《出版学概论》,湖南师大出版社,2008年。

7.罗紫初,《出版学基础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8.李白坚,《中国出版文化概观》,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9.贺圣遂,《出版的品质》,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

10.朱建伟,《现代出版管理论》,大象出版社,2006年。

11.李新祥,《出版传播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

12.周蔚华,《数字传播与出版转型》,北大出版社,2011年。

13.黄镇伟,《中国编辑出版史》,苏州大学出版社,2014年。

14.苗遂奇,《出版选题学》,苏州大学出版社,2013年。

15.王鹏飞,《出版学》,河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

16.贺圣遂编,《出版的品质》,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

17.师曾志,《现代出版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

 

课程编号:1102005    课程名称:图书学    学时:34

先行课:编辑出版学概论

教学内容:“图书学概论”为专业核心技能课,主要讲授 图书概念、图书编辑、编者和读者、编者和作者、图书编辑方针和原则、图书编辑构思、 图书编辑艺术和风格、图书编辑过程等理论以及图书选题与集稿、图书审稿与选择、 图书编辑加工、图书发稿、校对和样书检查、图书图书装帧艺术、新书介绍与书评、图书重印与再版等。

实践教学说明:实践教学主要培养学生图书编辑的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图书选题与集稿、图书审稿与选择、图书编辑加工、图书发稿、校对和样书检查、图书图书装帧艺术、新书介绍与书评等方面能力。

参考书目:

1.阚道隆、徐柏容、林穗芳,《书籍编辑学概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

2. 吴平、胡程立,《图书学》,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3. 肖东发,《中国出版通史》,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年。

4. 艾莉森·贝弗斯托克,《图书营销》,河北教育出版社,2015年。

5. 查猛济、陈彬和编,《中国书史》,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年。

6. 何方、尹章伟,《书籍装帧设计》,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7.【法】巴比耶著、刘阳译,《书籍的历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课程编号:1102006    课程名称:期刊设计与制作    学时:34

先行课:编辑出版学概论

教学内容:“期刊设计与制作”为专业主要实践类课程,主要讲授内容包括期刊编辑基本素质、期刊编辑与编辑学、中外期刊的发端与发展、期刊的类别与功能、期刊的编辑工作、期刊的选题与栏目策划,期刊的集稿,期刊的审稿与编辑加工、期刊的装帧与编排、期刊的校对与出版、期刊的广告、期刊的管理经营与发行

实践教学说明:期刊的选题与栏目策划,期刊的集稿,期刊的审稿与编辑加工、期刊的装帧与编排、期刊的校对与出版、期刊的广告制作等实践教学在各节安排动手操作和讨论分析等实践内容。

参考书目:

1.徐柏容,《期刊编辑学概论》,辽海出版社,2001年。

2.龚维忠,《现代期刊编辑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3.徐柏容,《期刊编辑学》,辽海出版社,2001年。

4.(美国)本顿·雷恩·帕特森等著、崔人元译,《期刊编辑学》,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5.杨福栋,《期刊编辑理论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

6.伏春兰,《期刊编辑学散论》,甘肃民族出版社,2009年。

7.许清茂,《杂志学》,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

8.王晓光,《期刊编辑与制作》,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年。

9.龚维忠,《现代期刊编辑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课程编号:1102007    课程名称:数字出版    学时:51

教学内容:数字出版是全球范围内的一个发展迅速的行业,由数字出版提出的一些全新概念对传统印刷和出版业有着深远影响。数字出版技术是一门综合的新兴应用技术,技术含量很高,涉及面很广。因此全面掌握和了解数字出版技术,对于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今后在出版印刷等相关领域发挥应有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数字出版技术的基本概念、主要组成、工作原理、工作流程及最基本的操作技术,了解国际流行和领先的印刷出版技术,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书目:

1.钱军浩,《电子出版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

2.柳泽华,《当代报纸电子编辑与排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

3.周荣庭,《网络出版》,科学出版社,2004年。

4.匡文波,《电子与网络出版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5. 李苓,《数字出版学概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17年。

6. 万安伦,《数字出版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7年。

7. 匡文波,《数字出版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

8. 陈生明,《数字出版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9. 孟耀,《新媒体与数字出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年。

10. 司占军,《数字出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年。

 

课程编号:1102008    课程名称:出版法律基础    学时:51

教学内容:“出版法律基础”主要讲授社会主义出版法规的创建和发展过程;我国出版法规的定义、出版法规的体系及其具体条款;我国的出版制度,包括重大选题的备案制度、保密制度等。同时还进一步了解我国出版法规与宪法、基本法及职业道德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中国出版法规在国际出版法规体系中的具体特点。

实践教学说明:实践教学主要是通过对一些具体案例的讲解使学生能够准确而灵活地运用出版法规中的原则、条款,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书目:

1.全国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办公室,《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崇文书局,2011年。

2.全国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办公室,《有关出版的法律法规选编》(中级),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年。

3. 黄先蓉编,《出版法教程》,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4. 谷春德编,《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5. 王天盈编,《法律常识》,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年。

6. 李其瑞编,《法学概论》,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5年。

7. 宋容健编,《市场主体准入与监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

8. 索来军著,《著作权登记制度概论》,人民法院出版社 , 2015年。

9. 曹丽萍著,《著作权案件实务案例解析》,世界图书北京出版公司 , 2012年。

 

 

课程编号:1102009    课程名称:报纸编辑学    学时:34

先行课:编辑出版学概论

教学内容:“报纸编辑学”为专业主要实践类课程,主要讲授报纸编辑的相关理论与技能,内容包括报纸设计、新闻稿的选择、新闻稿的修改、新闻标题、新闻稿的配置、版面编辑、报道策划与组织、图片编辑、专刊和副刊编辑等。

实践教学说明:实践教学在报纸设计、新闻稿的选择、新闻稿的修改、新闻标题、新闻稿的配置、版面编辑、报道策划与组织、图片编辑、专刊和副刊编辑各节安排动手操作和讨论分析等实践内容。

参考书目:

1.郑兴东、陈仁凤、蔡雯,《报纸编辑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2. 甘险峰,《当代报纸编辑学》(第二版),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年。

3. 赵鼎生,《西方报纸编辑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 欧阳霞,《报纸编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 杜波张西静韩卫娟,《实用报纸编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

6. 徐柏荣,《期刊编辑学概论》,辽海出版社,2005年。

7. 黄奇杰,《报纸编辑案例评析》,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

8. 韩松、黄燕,《当代报纸编辑艺术》,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9. 赵鼎生,《比较报纸编辑学》,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

10.沈兴耕,《报纸编辑实务》,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

11.欧阳夏,《报纸编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课程编号:1102010   课程名称:出版物市场营销与管理    学时:34

教学内容:分析出版物市场营销的概念及其功能,研究读者市场的购买特点,重点分析影响读者购买的主要因素,如研究出版市场的宏观环境和出版企业的竞争环境和战略环境等,从而制定出版企业发展战略和市场营销战略。讲解市场细分概念及其功用,分析细分读者市场及细分产业市场产生的依据,从而选择目标市场。讲解出版物市场营销计划的制定和管理,分析如何对出版物市场进行营销控制。对于新的出版物,引导学生如何进行选题策划,在选题策划的基础上,作好新品种的市场扩散的规划。分析出版物成本、定价方法、定价技巧和定价策略,作好出版物价格调研。研究出版物发行渠道的功能与结构,分析出版物发行商、出版物零售商营销心理及行为方式,预测并制定出版物购销形式,对出版物物流流程作出规划,最后制定发行渠道决策。出版物成功走向市场的必要环节是沟通组合和广告策略,重点讲述如何通过路演、签字售书、宣讲活动等方式进行营销活动,与读者进行近距离沟通,从而达到出版物良性营销的目的。

实践教学说明:在理论讲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走进出版社,走上街头,运用出版物市场营销的理论、读者细分、市场细分、营销战略及出版物的沟通组合和广告策划的基本知识,策划并发行出版物,在实践活动中,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总结概括并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达到学以致用、学用相长的目的。

参考书目:

1.刘吉波,《出版物市场营销》,中国书籍出版社,2010年.

2.韩德昌,《市场营销管理》,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年。

3.连漪,《市场营销管理》,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年。

4.杨东篱,《文化市场营销学》,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

5.李康化,《文化市场营销学》,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

6.易奇志,《文化项目案例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

7.赵泽润蒋昀温芳,《文化市场营销学》(第二版)中山大学出版社,2015年。

 

下一篇: 没有了!

关闭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太榆路339号   邮编:030031

Copyright©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