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精品课程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质量工程

课程思政微课比赛教学设计

参赛教师

段俊

联系电话

15934589746

学院

文学院

专业

汉语言文学

课程名称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一)》

作品名称

围城的哲理意蕴

微课思政元素

追求和实现“中国梦”与个人理想

微课作品时长

11分钟

使用教材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申明

我(们)在此申明所报送作品是我(们)原创构思并制作,不涉及他人的著作权。              

作者签名:

作品简介(创作说明)。建议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切入点、教学实施步骤(含时间分配)、教学活动设计和教学总结等内容。重点写出思政育人目标及微课融入的思政元素。注意文字简洁,思路清晰,字数为1500字左右。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围城》在哲理层面上的多种意蕴,认识钱钟书对社会、文化与人性等方面的深刻思考,理解《围城》的哲理思考与理想追求的关系,引导青年正确认识和追求并实现“中国梦”与个人理想。

教学引入:(1分钟)

1947年,钱钟书的小说《围城》在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发行,1980年后多次修订和再版,在海内外引起极大反响。“《围城》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和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是最伟大的一部”(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

解读《围城》,最大的奥秘就在于题目“围城”,隐含着多层次的深刻的哲理意蕴。

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10分钟)

一、围城哲理意蕴:对现代人命运人生的哲理思索 6.5分钟

小说的结构可以简化为:方鸿渐=进城+出城+进城+出城……

揭示了现代与传统中国人的自我围困的主题。这种围困是广泛的:

1、地域环境、社会组织机构是围城

国外→归国船→香港→上海→湖南→桂林→香港→上海

银行→大学→报馆

2、婚姻情感生活是围城

方鸿渐与孙柔嘉的爱情婚姻,与唐晓芙、苏文纨、鲍小姐的情感纠葛游戏。

“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人性弱点

3、文化对人的围困

塑造中西文化围困下的“新儒林”群像,表现20世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土壤中滋生的知识分子灵魂的空虚和精神的病态。

方鸿渐:善良而没有用处,聪明但优柔寡断。在生活面前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怯懦,是中国现代弱质知识分子的代表。这种性格和处世原则出于传统文化和西洋文明的融合,是一种文化惰性。

小说里大量最新式的知识分子都带有某种“乡村都市化”特点,所谓“落后的时髦”。钱钟书对此有辛辣的讽刺批判,都带有这种文化批判,是对中外文化交汇中知识分子的思考。

4、日常生活对人的围困

住房、工作、亲戚关系等日常生活对现代人的围困。

5、人生如围城

这是被围困最后又一无所有的荒诞处境,是对人生虚无、荒诞的揭示。

钱钟书更深地思考人类的某些弱点、人类的盲目性。这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普遍存在的人类困境的感受与精神的孤独感相联系。

二、思想延伸:理想追求与实现 3.5分钟

整个人生处处都是围城,但人依然要去追求、去寻梦。唯有如此,才是人生的真正意义所在。

1、历史“寻路者”的精神印记

在历史的转型期,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在困惑中不断地探索着,“寻路者”形象成为他们共同的精神印记。如鲁迅塑造的“过客”、戴望舒笔下的抒情主人公都是在迷惘中坚持的“寻梦者”。

2、从“中国梦”到个人理想的追求与实现

(1)“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以来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一定能实现”。

通过“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个人理想:

生活理想:追求健康高尚的生活方式,做生活的强者。

职业理想:要把社会发展需要和自身实际结合起来,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

道德理想:要养成良好的品德,做高尚的人。

社会理想:要志存高远,成为大有作为的人。

思考:

如何理解《围城》的哲理性内涵与追求实现理想之间的关系?

教学总结:

通过学习小说《围城》,发掘其蕴涵的多层哲理意蕴。挖掘其所反映的现代意识,与现代人在时代剧变中的生命体验和情感体验产生了某种契合。小说暴露了现代社会的生命困惑和精神危机。同时,小说隐含了追求和实现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人生意义,因此具有重要的现实认识价值。

 

 

本表将作为后期评选的重要依据

 


下一篇: 省级精品课程

关闭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太榆路339号   邮编:030031

Copyright©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