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共有教师18人,其中高级职称占61.1%, 博士占100%。在《文学遗产》、《文学评论》、 《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红楼梦学刊》、《明清小说研究》 等核心期刊发表了一系列论文,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该专业下设三晋古代文学研究所、关公文化研究与开发中心两个研究机构,开设古代文学与文化、古代文学与艺术、汉魏六朝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等研究方向。其中在戏剧研究和元赋研究两个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本专业的地方特色主要有:一、在研究方向上,以搜集、发现并深入研究山西方志和现存戏曲文献为其主要特色。重视田野调查,搜集方志中未见之资料,发掘山西地方戏种,掌握山西方志中的第一手资料,建立山西地域文学与文化研究的独特机制。二、研究内容上,注重山西地域文学与文化研究。我们利用地缘优势,围绕地方文化特色,展开研究。随着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古代文学专业已经成为一个年富力强、充满创造性和开拓性,并颇具地方特色和学科特色的教学科研团队。
本专业的研究优势主要有:一、戏剧研究。在荣获第13届中国图书奖的《六十种曲评注》中,有8部出自本学科教师之手。已发表的论文有《郑光祖:黄河文化与江南文化交融的典范》、《异质同伦与影响变异 -中日德<灰阑>故事比较谈》等。姚玉光教授获批的国家社科项目“元代‘平阳戏剧圈’的综合考察与研究”,目前已结项并出版,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二、元赋研究。已发表的论文有《元代考赋题目及内涵》、《元代科考赋集 〈青云梯〉及其文化内涵》、《论元代辞赋创作各个时新的不同情致》 、《论吴菜的辞赋理论与创作》 、《论元代考赋制度的变迁》等。《元代辞赋研究》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三、唐五代佛寺文化研究。已发表的论文有《钩沉辑佚经纬成章一(唐代园林别业考录)评介》,《唐五代佛寺考补》、《唐五代佛寺壁画的文献考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