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专业课程方向简介

民俗学

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共有教师6人,其中高级职称占83%,博士占100%。本研究所有民俗学和民间文学两个硕士点,其中民俗学硕士点分为区域民俗、民俗文物和文艺民俗学三个方向。民间文学硕士点分为中国民间文学史、中国民间叙事文学和中国民间文学理论研究三个方向。专业方向的设置立足于地方文化资源优势,汉语言文学学科优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国内硕士点建设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该所与文学院实行院所合一,形成了本科教学、研究生教学、科研项目攻关三位一体的教学科研体系。在本科段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民间文学专业必修课,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编辑出版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开设民俗学、山西民间工艺与民俗、民间故事研究等专业选修课程。每年暑假组成“大学生民俗考察团”,赴山西各地进行民俗调查。先后调查的专题有“山西家族村落调查”、“山西庙会调查” 、“山西民间手工艺传承人调查”、“山西民间剪纸传承人口述史调查”、“ 山西民间说唱和民间小戏传承人调查”等。积累了大量的调查资料,有学生以此为基础,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01 5年指导学生的三项民俗项目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分别是:高患严指导,刘文娟主持的“非遗背景下山西临汾威风锣鼓表演团体现状调查与研究”、刘同彪指导,张辉玲主持的“晋绣传承现状调查及其在高校宣传的可行途径”以及毛巧晖指导、张芹主持的“山西南部花馍传承人调查研究”这三个项目已于2017年全部结题。

近年来,黄河民俗文化研究所先后承担国家社科项目6项,省部3级项目16项, 校级科研项目5项。科研成果丰硕,专著有:《中国戏曲文物通论》、《戏曲文物通论》 、《李行道孔文卿罗贯中集校注》、《六十种曲评注●鸣凤记评注》、《涵化与归化论延安时期解放区的民间文学》、《黄河中下游家族村落民俗与社会现代化》等。参编教材及著作有:《传统与现代的语境:西北少数民族女性民俗与社会生活》、《民间文学导论》 、《民俗学概论》 、《民间文学教程》 、《美学》 、《中国古代文化传播概要》 等。此外,在《文艺研究》、《文学评论》 、《文学评论丛刊》、《中国比较文学》 、《文艺理论与批评》 、《民间文化论坛》《思想战线》、《民俗研究》 、《文献》 、《民俗曲艺》 (台湾) 、《中华戏曲》 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在国内形成了较好的学术反响。

下一篇: 古代文学

关闭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太榆路339号   邮编:030031

Copyright©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